第三百三十七节 秦核舟的忧伤-《技艺天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宁心。
    闭目。
    静思。
    在创作前,秦淮做得最多的事情,就是思考。
    闭上眼睛。
    大千世界在秦淮面前缓缓展开。
    仿佛是一个一眼望到底的长镜头:历史、文明、山川、险远,次第登场,一个个精彩纷呈的世界,印刻在秦淮脑海中。
    为秦淮提供着灵感。
    王羲之说: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……
    大抵就是秦淮此刻所做的事情。
    思考。
    千思万虑。
    绞尽脑汁。
    冥思苦想。
    秦淮的艺术细胞陷入亢奋之中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‘三十朵海浪过于繁琐,必须精简。
    十朵?
    能表现出一片海洋吗?
    不能!
    三十朵也不能!
    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,关键在于海纳百川!’
    秦淮默默思考。
    脑海中有想法,但没有具体思路。
    这让秦淮颇为抓狂。
    站起来来回踱步。
    明明坐直升机俯瞰时,乘游轮观熔浆入海时,满是创作的欲望和冲动……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‘春江潮水连海平?海上明月共潮生?滟滟随波千万里?’
    秦淮脑海中漫无目的的浮现了几句诗。
    咦?
    他竟有些小惊喜。
    这句诗的意境如果通过铜艺完美展现,恐怕也是一件优秀的作品!
    但如何表现海上明月呢?
    又如何表现滟滟随波千万里呢?
    难度不小!
    就目前看来,玉雕最适合展现意境。
    在铜艺上追求意境,可行吗?
    等等……
    意境?
    当这两个字出现时,秦淮思路上的阻碍,如同冰雪遇到了烈日,一瞬间冰消雪融,思路豁然开朗。
    三十朵浪花被削减成了一朵,只塑造一朵浪花,以一朵浪花,包容万象,海纳百川!
    岂不是最好的锻造方式?
    秦淮心花怒放,再一次体会到了贾岛‘两句三年得,一吟双泪流’的欣喜若狂。
    宛如在悬崖边上,遥遥望见一株盛开在空谷的幽兰。
    秦淮开始融化铜锭,准备粘土模具。
    因为只需要一朵海浪,所以雕刻模具简单了不少,寥寥几刀,赋予它流畅的涡线、弧、棱,刀工细腻,手法柔和。
    秦淮全神贯注雕刻时。
    商雅蹑手蹑脚的推开门。
    在落针可闻的工作厅内,商雅的脚步声如同雷鸣,秦淮立刻回头,望着商雅,宠溺一笑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