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1章 天下将何去何从?-《寒门宰相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  陈睦迁至知谏院,经筵侍讲。
      许将知制诰,知审官西院,直学士院。
      安焘升任中书都检正。
      范纯粹升任中书检正刑房公事。
      李清臣升任中书检正吏房公事。
      张载同知太常礼院,命下之后,张载已是病重,数月后病逝。
      ……
      中书都堂上。
      韩绛眉头紧锁,元绛,王珪都是燥热地打着扇子,章越则不紧不慢地喝茶汤。
      韩绛对几名宰辅道:“度之,没料到天下局势已是危及到这地步。”
      “汴京大旱,两淮,两浙大饥,河北,京东,福建各路盗贼蜂起,大者上万……”
      元绛道:“丞相,是不是有司故作危言?”
      韩绛摇头道:“有夸大之词,但是差不太多!难矣!”
      王珪道:“是啊。你看看这些日子城外逃荒而来的流民,虽说已令开封府安置,但人是越聚越多……”
      “即便这汴京城里每日也有几十名贫民饿死……”
      章越放下茶汤道:“丞相,咱们就似到了一个十字大街上,以后往哪里走,须三思再三思。”
      元绛,王珪闻言都默不作声。
      章越看了二人一眼心道,那便当我没说。
      韩绛退至厅中,章越跟在一旁。
      经过一番人事更替,韩绛初步巩固住相位,除了人事上的调整和安排,最重要还是选一条路。
      就如同站在十字街头前,摆着他们眼前的是完全继承王安石的新法,还是变更新法,甚至废除新法一共三条道路。
      章越推举韩绛入相,便是让他与天子打交道。相对章越而言,韩绛经验更丰富,执政也更持重。
      而章越太年轻了,拿得出手的就是收复熙河路及让辽国退兵的功劳,但是在资历,人望在宰执之中都是最浅。
      在处置政治的能力上,大多数官员都不太心服。
      同时在相位与皇权的对抗中,章越也不够有经验。
      韩绛与官家打交道则熟练多了。
      除了之前宰相参政共议外。
      韩绛还严格中书劄子使用形式,比如每劄子抬头都必须有【奉圣旨】三个字,而不是过去的绝大部分。
      尽管中书这边一直退,但问题是官家那边得寸进尺的厉害。
      王安石罢相后,官家被惯出一个臭毛病,那就是经常下内批内降绕过中书办事,直接将命令下达给有司,甚至个人。
      官家本人就是心急,所以积极求治,有时候就很没有耐性,经常为催一个事的进度好几次的询问办事的官员。
      对此章越当年可谓深有体会。
      王安石在时还有所收敛,但如今王安石不在了,官家可谓毫无顾忌,肆无忌惮。
      天子绕过中书指挥各司,势必令下面的人无所适从,也引起了皇权与相权的冲突。
      章越向韩绛道:“丞相,八月时刑部会大赦天下,可以问郑侠是否量移?探一探陛下心意。”
      韩绛闻言点点头。
       Ps:明日有更!